标签: 安溪铁观音

如何通过外观鉴别安溪铁观音的品质?
知识
如何通过外观鉴别安溪铁观音的品质?

优质安溪铁观音外形紧结重实,呈“蜻蜓头、螺旋体、青蛙腿”状,色泽砂绿乌润(清香型)或乌润油亮(浓香型),干茶有天然茶香;劣质茶外形松散,色泽枯黄或过黑,有杂味。颗粒匀整度和断碎率也很重要,完整颗粒越多,品质相对越好。

安溪铁观音的烘焙工艺有何作用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烘焙工艺有何作用?

安溪铁观音的烘焙分为初焙、复焙和炖火,目的是蒸发水分、固定品质、促进香气转化。低温慢焙可发展清香型的“鲜爽感”,高温烘焙让浓香型形成“焦糖香”,并通过“吃火”使内含物转化,提升茶汤醇厚度和耐泡度,是形成不同香型的关键工艺。

安溪铁观音的“秋香”为何特别受欢迎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“秋香”为何特别受欢迎?

安溪铁观音秋茶(俗称“秋香”)因秋季昼夜温差大,茶树生长缓慢,鲜叶内含物积累充分,尤其是芳香物质含量高于春茶和夏茶。秋香茶汤香气更为馥郁持久,滋味甘醇,且秋茶制作时气候干燥,便于摇青发酵,容易形成高香品质,因此常被视为一年中的上品。

如何区分安溪铁观音的清香型与浓香型?
知识
如何区分安溪铁观音的清香型与浓香型?

清香型铁观音采用轻发酵工艺,色泽砂绿乌润,香气清新高扬,带兰花香或花果香,汤色黄绿明亮,滋味鲜爽甘醇,叶底柔软绿亮;浓香型铁观音经重发酵和烘焙,色泽乌润油亮,香气醇厚馥郁,带炒米香或焦糖香,汤色金黄透亮,滋味浓厚回甘,叶底红边明显,适合资深茶客。

安溪铁观音的采摘标准有何讲究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采摘标准有何讲究?

安溪铁观音讲究“开面采”,即新梢形成驻芽后,采下2-3叶,俗称“小开面”或“中开面”。采摘时间以晴天午后3-4点最佳,此时鲜叶含水量适中,酶活性强,利于香气形成。忌采雨水叶、露水叶及病虫害叶,采摘时需轻拿轻放,避免鲜叶损伤,影响后续发酵。

安溪铁观音的主要茶树品种是什么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主要茶树品种是什么?

安溪铁观音的主栽品种是“铁观音种”,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,迟芽种。其植株主干明显,枝条斜生,叶片呈椭圆形,叶色深绿有光泽,叶质厚脆。该品种抗逆性强,适制性好,制成的茶叶内含物丰富,茶多酚、氨基酸、芳香物质比例协调,是形成铁观音独特品质的基础。

安溪铁观音的“观音韵”指的是什么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“观音韵”指的是什么?

“观音韵”是安溪铁观音特有的品质特征,指茶汤入口后,舌尖先感微苦,随即转为甘甜,喉间留有持久的生津感和香气回味,仿佛蕴含一种难以言喻的“韵致”。其形成与茶树品种、产地土壤、气候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,优质铁观音的“观音韵”持久,被誉为“圣妙香”“天真味”。

安溪铁观音的核心制作工艺有哪些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核心制作工艺有哪些?

安溪铁观音采用“半发酵”工艺,核心步骤包括:晒青(日光萎凋)、晾青(静置发酵)、摇青(促使叶缘氧化)、杀青(高温终止发酵)、揉捻(塑造外形)、烘焙(干燥提香)。其中“摇青”是形成“观音韵”的关键,通过多次摇青使茶叶边缘红变,形成“绿叶红镶边”,香气从清香向花香、果香转化。

安溪铁观音的创制历史始于何时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创制历史始于何时?

安溪铁观音的创制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(1736-1795年),相传西坪镇尧阳村茶农魏饮因供奉观音菩萨,偶得一株叶芽紫红的茶树,移植后制成茶叶,其香韵独特,故命名“铁观音”。另一说为茶农王士让在南山发现茶树,进贡后乾隆赐名。如今,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安溪铁观音的原产地是哪里?
知识
安溪铁观音的原产地是哪里?

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,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海拔300-1000米的丹霞地貌山区,昼夜温差大,土壤富含铁、硒等矿物质,为茶树生长提供独特环境。安溪境内的西坪、感德、祥华等乡镇是核心产区,其独特的“砂质红壤”和小气候,造就了铁观音“观音韵”的物质基础,200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加载更多